34;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治理&34;主题边会在COP30中国角举行
巴西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由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指导,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美国环保协会(EDF),在巴西贝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共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成功主办"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治理"主题边会。会议
巴西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由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指导,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美国环保协会(EDF),在巴西贝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共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成功主办"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治理"主题边会。会议
巴西当地时间11月15日,由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指导,美国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EDF)、中国石油、国家电网联合主办的COP30“中国角”主题边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正式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巴西、美国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实施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改善显著,但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且臭氧(O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之紧迫的碳达峰要求,协同推进PM2.5、O3和二氧化碳(CO2)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环境治理面临的重大需求。尽
8月,挪威Northern Lights(北极光)项目成功完成首次二氧化碳注入与封存,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二氧化碳跨境运输并实施海底地质封存的项目,标志着全球首个面向第三方的碳封存服务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罗景山教授课题组在酸性膜电极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采用多孔膜(Porous Membrane)替代离子交换膜,在酸性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长稳定性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
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研究显示,对环境较大的污染物而言,随着楼层升高,污染物浓度会逐渐降低。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数据也表明,在一百米内pm2.5浓度差异不超过百分之五,且底层浓度有时甚至高于高层。
肺功能测试是评估和管理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工具,其应用历史悠久,且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评估肺活量、气道阻力、气体交换效率等关键指标,不仅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随访,还在手术麻醉监测、运动员训练评
在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场景中,二氧化碳测试仪承担着精准探测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职责。然而,不少使用者都曾遭遇仪器突然电量告急的情况 —— 据统计,超 70% 的用户曾因电池续航问题被迫中断工作,影响效率。你是否也曾困惑:为何同款测试仪的续航表现
化石燃料燃烧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升高,打破原有的平衡性,引发了全球变暖问题,开发一种高效的CO₂捕集材料迫在眉睫。传统多孔碳材料在追求高比表面积和丰富表面官能团之间存在难以兼顾的矛盾,且常用造孔剂具有强腐蚀性、环境不友好等缺点。本文,黄河科技大
实现“双碳”目标亟需创新性碳中和技术,而二氧化碳的高效利用是关键突破口。锂-二氧化碳电池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作为能源载体,理论能量密度高达1876Wh·kg-1,兼具碳固定与储能的双重功能,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新路径。此外,在火星探测领域,该技术更具战略意义—火
9月27日—28日,2025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与多能互补系统国际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外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与多能互补发展趋势深入交流探讨,分享新技术、新成果,推动新型动力循环技术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球手持式兽用侧流式二氧化碳分析仪产量约为6.7万台,全球平均市场价格约为每台1500美元。手持式兽用侧流式二氧化碳分析仪是一种便携式诊断设备,用于测量动物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CO₂) 浓度。其工作原理是侧流采样,即通过呼吸回路(或面罩/鼻导管
近日,比尔盖茨基金会与诺和诺德基金会宣布,将对“醋酸盐联盟”(Acetate Consortium)项目追加投资 2560 万美元,延长两年,推动二氧化碳合成蛋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加快食品原型的研发与测试。两年前,双方启动该项目,投入2900 万美元,利用
9月3日,《自然》(Nature)发表题为《地质碳封存的谨慎行星极限》(A Prudent Planetary Limit for Geologic Carbon Storage)的文章指出,全球地质构造中可安全封存的二氧化碳上限约为1.46万亿吨。
2025年9月10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
日本于2020年10月宣布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及脱碳社会”的目标,发电、产业等各个领域向脱碳迈进的举措正在加速推进。为实现碳中和社会,需要尽可能地削减人为排放的CO₂,对于不得不排放的部分,则需将等量的CO₂分离捕集,使CO₂净排放量为零。由于二氧化碳排放
每一代人可能只会遇到一次这样的宇宙奇观: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正以13万公里/小时的速度穿越我们的星系,它的化学成分怪异到颠覆认知——二氧化碳含量是水的8倍,而太阳系彗星大多以水为主。这颗名为3I/ATLAS的星际彗星,是人类发现的第三颗星际天体,它可能来自
在气候变化研究的漫漫长河中,一个极具误导性的观点曾如阴霾般笼罩,即全球变暖先于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只是全球变暖的“跟班”而非“主谋”。这一观点借助2007年英国第四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广泛传播,引发了诸多误解与争议。
德国杜伊斯堡2025年9月19日 /美通社/ -- 家采用新型地热能源方法的Factor2 Energy公司今日宣布成功完成其种子轮融资,筹集了91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在气候变化的研究领域,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曾甚嚣尘上,即全球变暖超前于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并非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是其结果。这一观点随着2007年3月8日英国第四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而广泛传播。